close
兩個冬日的午后,空氣中藏著冰刺,即使厚重衣物強掩身軀,卻仍抵不住寒風拂進每個空隙;教室內的我們,圍坐一圈分享自己成長和家庭的故事,有些片段似曾相識,有些故事令人扼惜,一個人的發展,原來家庭影響佔著極大比例,有誰不渴望愛和認同?人需要情感寄託,而溫暖的避風港我們卻常常不知珍惜,放任自己並拉扯考驗家庭成員彼此的情感。人有階段性的成長改變,而家庭週期也隨之變化,長大是必經歷程,我們和家庭一起長大。

一個人當前的言談、思惟、行為表現,其實背後交織著過往經驗、家庭、學習、人際互動…等而來。特別是家庭對我們的重要,仔細想想,家幾乎佔我們人生時間的三分之一,即使一天飄泊在外、打拼事業、學習知識,最後仍是要回家喘口氣休息,將疲憊驅離,並整理自己心緒準備明日新的出發。我們的出生身份是無從選擇的角色,小時候覺得理所當然的接受父母呵護,躲在家的保護傘下;而今我們需要正視──家庭是要靠每個成員共同用心聯繫,且彼此關係是互動緊密的,牽一髮而動全身。

就如老師所言,每個家庭都是獨特的,並且擁有不同的故事。其實當我準備家庭故事的時候,那個製作報告的下午,我是邊回憶邊流淚完成;我只是想到,原來我的家人為家庭付出這麼多,也思考過去和家人不愉快的互動,對於一些不可抗的現實因素和家庭壓力,如果我是父母我會怎麼處理,我也學著體會他們的無力感和不低頭的靭性。某期的商業周刊談到「排行教養學」,文章中引述一位諮商師李開敏所言,如果我們一直用童年的眼睛看,傷害就會停在那裡,但成年人的好處是,你可以重新審視,因為視角不同,發現父母也不是完美的,兄弟姐妹也沒有什麼不可解的深仇大恨。

想起一次觀看電影「喜福會」談及家庭輪迴;我才發現,原來在和家人互動及處事上,如果一直逃避或不立即思考如何解決當前的衝突和危機,將會產生惡性循環,不但事情會愈來愈嚴重,且有可能成為家庭的一顆未爆彈,成員彼此的關係也愈趨緊張。如果自己將來成家或在不同領域遇到相似問題時,並不知道該如何化解;這次的分享,我看到多數同學的家庭,家長和子女仍少有溝通和親密互動,我感覺到他們羨慕父母和子女如朋友般相待,但如果沒有一方願意改變溝通模式或相處之道,其實這樣權威式的家庭管教,也將會不斷輪迴。

現在的我,每每看到社會新聞或是電視影片,總開始想著主角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互動為何,腦海中浮現出家庭圖和關係圖。抑或如果我是社工員,該如何介入處遇;其實無論何種劇情和故事,不難發現家庭出現比重極高,當我看著主角的喜怒哀樂,我連結著他的家庭經濟狀況、背景,也想知道他在家庭被賦予的角色為何,家中的教養方式又是什麼?「家」陪著我們成長,這是一輩子學習的功課;什麼是家庭幸福──幸福就在我們的手中創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ve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