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有想過自己會成為紀錄片的主角嗎?

小時候聽過人往生後,在冥界會有一面鏡看到自己從出生至死亡的作為…然後,就會被判官判刑了。紀錄片有百百種,多半是為特定的人、事、物做影像寫實;當然,都有其特別的價值。(很趣味的回想連結)

對柯老師的印象建立於國中時候,我父親特別添購一本「新英文法」給我。他特別強調是他初中也用過的文法書,非常好用的工具書。現在至各大書局文法書專櫃,仍可見已再版一百多版的「新英文法」。這也是吸引我看此片的原因。

很少有紀錄片主角不現聲,影片中的聲音多來自親友訪談、日語誦詩、加上配合文句的景像。「旗」津的旗、善化的「化」,取名分別來自雙親的故鄉。高雄土生土長,北上念台灣省立師範學院(現師範大學);想不到執教鞭不多久後,即被國民黨的密探逮捕,認為他有反叛罪嫌。前面這段回憶,多由其胞妹及弟口述;把我們帶到了兒提的住所前,當初,對面空地莫名來了擦鞋匠。一個月後,隨著柯老師被補,才知道是被探員偽裝監視。妹妹惋惜哥哥很多日文典藏書籍一夕焚毀…也提及了在柯老師中學時,即被日軍徵召抗美,親眼見到五個學長不幸被炸死…弟弟和父親一起去探面時候,父和年幼的柯老師只能不停讓淚珠滑過臉龐…

誦念柯老師詩文的聲音,是如此的吃力、滄桑。一字一句歷歷在現;影像亦隨著字句而轉換,好比文詞中提到故鄉──鏡頭就把我們帶到彼景,讓我們更是了解其中意會。雖然…大部分景物依舊,但隨著物換星移總帶著缺憾;而且…我們不是柯老師,心境無法和景物完全相映…

本片另一位有聲的靈魂人物──蔡阿李女士。她銜接了柯老師入獄的日子,和往後的人生。訪談中,她稱呼自己的丈夫為「柯老師」;不同於一般婦女常說的「阮頭仔」、「阮翁」。訴說著當年她不離不棄這個家庭,為了三個孩子忍痛活下去…永遠和孩子說父親是在遠方的美國;但隨著年紀增長,他們也漸漸懷疑起「父親在美國?」二女兒甚至寫信直接問道。

而蔡女士回憶起和婆婆大費周章、費盡心勞,滿心期待至監獄迎接服滿十二年刑期的柯老師,卻是等到黃昏落雨才知…莫須有的罪名又加諸於夫,多四年徒刑;並早已移監到綠島。因為──柯老師體恤政治犯,把出版著作的所得贊助;如果身體不適,即加菜豬肝湯,並把每間房設風扇。這讓獄方誤以為他是龍頭老大…滿頭白髮的老母親和瘦小的妻子…最終卻只能在遠方互相揮揮手…再等四年。

之後,蔡女士堅強地找任何途境抗告。甚至還寫信給當年的行政院長蔣經國、找有力人士…但等了三年,柯老師才被放出來。這是他們口中的國民黨。

影片拍攝時候,柯老師已是位坐在輪椅上需要特別照顧的長者。我只是注意到他身旁的外籍看護;影片前段認為所有誦詩的聲音來自柯老師本人,卻未料到…他已罹患帕金氏症和阿茲海默症,無法言語、行動…生活起居都得依賴旁人的照料。

一個被關了近二十年的政治犯,因為擁有湯姆歷險記被感訓(以上是網路所查資料;因為作者是馬克吐溫,竟被認為是馬克斯的親戚,判其思想左傾),本來不懂政治,在獄中卻明白政治…他成為一個深愛台灣的人,認為台灣人應該有自己的主權和主見;出獄後也見其強烈情感文章發表,並辦雜誌,也認識了許多熱血青年響應。

倒數第二幕,無法表達自己的柯老師在車上…路旁是已年邁的母親聲聲哭著要兒轉頭見面、說話…那是他們母子最後一次會面。在二○○○年左右。

最後一幕,一位牧師說著日語悼文…是眾人在柯老師的追悼會。靈堂莊雅,照片中柯老師笑得俊俏,播放著柯老師的自編曲。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二二八。歷史下的悲慟…政治,當年讓他們默默承受;現在卻拿淪為競選棋子。一再再分裂我們百姓,族群分化只有在選舉舞台;誰真正感受到我們的心聲?




【200陸★ 第一次的電影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ve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