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得月亮活下來』一書為勵馨基金會的出版品,是由記者梁玉芳採訪幾位蒲公英諮商中心的個案,聽她們道來那在心上深深的傷痕。文案寫著:這是一本勵馨輔導個案的真情告白。七個不同的家庭個案,透過文字採訪者、他們自己、和諮商輔導員等多角度回溯過往經歷,將對性受創者的內心世界,有更深的瞭解與思考;如果周圍有類似遭遇的人,本書將鼓勵他們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

書中的主角們,多是在童年時期遭受性侵,有人覺得自己身體和心靈已缺陷不完整,有人不以為然述說周旋在男人的故事,有人怨恨自己知道實情的家人袖手旁觀,有人想找回自己的內在兒童…無論是遭到強迫或自願以利益交換,這些都過去了,重要的是,她們願意接受治療,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甚至站出來告訴我們事實的真相。

在處理性侵的工作中,社工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之於案主。除了我們必要陪同案主就醫,檢警問訊筆錄過程在側,在性侵害犯罪相關法令中,更是明訂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成員至少包括社工人員,在偵察或審判中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在刑事司法體系的流程上,社工員扮演連結者、協調者,並於不同的系統中工作,也需以對方系統的「語言」互動、建立良好合作關係。而後案主處遇的個案工作,更是要發揮社工專業,除了建立關係,並重視案主個人的特質,關注其家庭動力,重建事實脈絡;性侵工作並非在真相內容,而是對個案的意義。

其實無論何種類型個案,其實都是「案主」;只是被覆上性侵兩字。社工工作,最重要是自我覺察及觀察,和案主互動時,聚焦大多在案主上,所以情緒、自我保護…等,相對是社工員的自身投射。也透過觀察,注意語言及非語言所傳達的訊息,提升自己對環境及人事的敏感度。助人的成就感和自我肯定,在於自身如何衡量,社工員自我分化的程度高低與否。無法幫助案主,並非只有社工員的責任;若是案主本身內在力量不足,也要接納與肯定,案主表現多元,更可以讓社工員學習異質特點的優缺。

在台灣,內政部的統計數字性侵被害人已未成年女性居多,且加害人多為熟識者。過去對於性侵被害人總是有許多迷思,例如女性衣著暴露,言詞刻意挑逗…等,隨著性別平權意識抬頭,對於女性的指責不再刻意,法令也明訂性侵被害人及加害人,男女兩性皆有可能。而專家學者研究報告更是指出,性侵事件的發生,多因加害人自身因素所致,如他們的人格特質、生活經驗,強制性交其實是暴力行為而非性慾發洩;多數的性侵加害人是無法以醫療處遇治癒成功,他們是人格病態,且再犯率極高。在性侵害工作的實務上,相信「性侵加害人」處遇、刑責部分,都有待更多討論和改進空間。

性侵,這兩個字出現的時候,相信每個人心中所浮現的念頭不一。事件的發生,也為個人、家庭甚至社會投下震撼彈,但這樣的犯罪事實,卻是古今中外層出不窮;身為一個社會工作者,除了陪伴性侵被害人走過傷痛,相對加害人我們也該投入關注,甚至可以擴及雙方家庭、社會系統層面,連結多方資源,將性侵事件的傷害降到最低,而不再是厄夜惡夢。

最後回到本書書名,故事中的一位女孩說:月亮就像我自己,不論是不是完整、還是缺了多少,都是月,還是那個月亮。以前我固執,以為月亮就一定要是圓的,不可以有缺角,把自己逼到死角,但現在不會了。我把月亮掛在家裏,提醒自己:「要讓月亮活下來」,不管月亮是怎樣的樣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eve19 的頭像
    neve19

    在城市裡迷路

    neve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