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neighborhood」…「hood」吹風…一個溫柔的女聲重覆這個單字,暫且停留在她脣上的鏡頭,聽著她的語調,我猜想是萬芳演出的角色。萬芳總是演疼愛小孩的母親,還記得她在【長假】中令人折服的演技;在意料之中,她演一位愛女為聽障的母親,身為社區的副主委,獨自和愛女同住屋簷下,夫婿的角色沒交代,在照顧者的身份上,一人扛起父母雙職;每日誠心禮佛,只希望自己的女兒可以過得好。

 

主角是一位住中途之家的愛滋男孩,和他的同學兼鄰居的聽障女孩。他們的熟悉來自一場誤會,在返家途中的小徑,菩薩是他們友誼的見證人,也分享他們心中的孤獨。他們互傳折得四方的小紙條表示友好,男孩將自己的漫畫大方借給女孩,女孩總可以聽見對方內心的喜悲。

 

男孩有個年紀輕卻染上藥癮的母親,在兒子身邊卻仍似大姐姐般的不成熟,若即若離的出現,也會向兒子拿錢去吸毒。後來他們同住在中途之家,有時她會無法克制自己的癮頭;但中途之家的負責人(李烈飾演)並不放棄她,甚至勸她做母親應該要有做母親的樣子。范筱梵演出年輕媽媽,讓我有點驚喜,印象中她第一部國片應該是【熱帶魚】中的被愛慕少女。本片的表現雖然沒有很搶眼,但把一個長不大的媽媽演得恰如其份。

 

第三個母親的角色,就是中途之家的負責人。她收容愛滋病患者,一開始我覺得只是一般需住中途之家的個案,但影片的後半和之後上網的資料才推定是愛滋病友。她一個人獨力負責機構運作,照顧案主;即使社區居民強力驅趕他們離開,她仍堅持希望居民可以多多了解他們,而不要把他們貼上標籤,甚至做不合理的讓步和妥協。那一場她和萬芳的對手戲,精彩。令人有很多省思,她試圖讓萬芳知道這些案主也有生存和居住權,萬芳告訴她社區居民也為自己的人身安全而擔憂;誰才自私?一場激辯,萬芳氣喘吁吁動嘴無法出聲,她接話念出對方口中的四句經文,並說:妳每天念的,我也每天念。

 

然而,事情依舊沒有轉寰;社區居民有志一同團結的排擠他們,即使他們協調條件──最後才趕出門倒垃圾,不和鄰居相碰,但垃圾車的隨行清潔員只將大包垃圾擲出說:你們的垃圾不收!雨中,男孩和母共撐雨傘倒垃圾,因為這個窘況,他狠狠怒瞪母親:都是因為妳。

 

男孩從小到大如隱形人生活在日常中,漂泊的童年,只希望有人可以了解他;課堂休息時翻閱自己的漫畫,回到宿舍時手持漫畫,甚至和女孩互動也透過漫畫。他沒有太多的打扮,總穿著學校的運動服外套,無論是否課餘。不想講話的時候,拉起帽T上大大的帽子。故事末端,他的確一個人了…只聽見他無助又歇斯底里的怒吼…

 

幾年前我坐車經過自己老家,看到狹舊的巷弄間掛滿白白布條,措詞意涵激烈,寫什麼我忘了,但意指要某單位不要進駐社區。後來看到公視的專題,才知道是某精神社區機構設立於此,遭受社區居民的排斥和大動作抗爭。社工的相關條文和願景中,都會希望案主回歸社區,讓他們可以早日融入一般的日常生活,發展自立的能力。

 

到底是付出關懷比較難,還是自私吝惜比較難?但要邊緣化一個人很容易,我看著劇中的男孩沉思,「沒有歧視,只有包容」。導演說,這個劇本來自真實的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ve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